今日播报!通榆实现风电全产业链“一站式采购”
通榆实现风电全产业链“一站式采购”(主题)
(相关资料图)
工人日报-中工网记者 柳姗姗 彭冰 通讯员 董博
阅读提示
位于吉林省西部边陲的通榆县,化风力“劣势”为“优势”,抢抓风电产业发展机遇,大兴风电装备制造。大到风机整机、小到螺丝锚栓,所有关于风机的部件,在县内都能生产。与此同时,通榆打造高质量产业集群,从风电发电厂,到风电装备制造企业,再到消纳电力的其他企业,产业链不断延长和完善。
12月的东北寒风凛冽,在通榆天能重工有限公司风电塔筒制造车间,工人们埋头生产的场景却热火朝天。公司总经理侯绪磊告诉记者,生产所需的所有钢结构件100%在通榆县内采购,产品近90%供给县内企业。
位于吉林省西部边陲的通榆县,地处大兴安岭和长白山脉之间的“风口”,因春秋两季西北风肆虐,土地盐碱化严重,曾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。
近几年,该县变“劣势”为“优势”,抢抓风电产业发展机遇,大兴风电装备制造,积极引进相关企业与项目。如今,大到风机整机、小到螺丝锚栓,所有关于风机的部件,在通榆县内都能生产,通榆成为全国唯一一个风电全产业链“一站式采购”的城市。
一条“风电大路”,集结百亿产能
始建于2013年的“风电大路”,是通榆县内最宽的一条道路,也是通榆建设风能产业的“动脉”,通榆天能就在这条路的南侧。
“通榆是东北地区最优质的内陆风场,也是全国7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场之一。自2020年6月来投资建厂,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这里的风电企业蒸蒸日上,政策支持也相当有力。”侯绪磊说,风电产业无论装备制造还是发电厂建设,都需要重资产投入。目前,全县风电装备制造企业中,设计产能在10亿元以上的就有7家。
作为吉林省最大的风机塔筒生产制造基地,通榆天能总投资4.5亿元,年可生产风电塔筒20万吨,产值20亿元。在其隔壁,是年产值25亿元的远景科技集团通榆智能风机装备产业园,通榆天能15%的产量就是供给这家企业。
距通榆天能3公里处,坐落着通榆县三一风电装备技术有限责任公司,这也是通榆意欲打造的风电装备制造百亿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。该公司行政经理陈永春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,见证了通榆县因风电产业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。
“2010年建设厂房时,这条街上还只有我们一家风电装备制造企业,路也没有现在这么宽敞,如今落户企业越来越多。有已经投产的,也有正在建设的,过不了多久公司生产所需零部件都可以实现本地化供应,生产成本会大幅降低。”陈永春说。
作为三一重能股份有限公司在东北的重要风电智能生产基地,通榆三一风电不仅带动了产业链上游企业的发展,也在下游发电企业中开辟了广阔的市场,一半以上产品在省内消化。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,预计年产值可达70亿元。
联动发展打造高质量产业集群
距离通榆三一风电不到500米,江苏振江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下属企业在此选址,建设施必牢(通榆)紧固系统智能制造项目,主要生产智能紧固件、风塔地锚、塔筒、叶片螺栓等产品。该公司项目开发总监缪晓乐告诉记者,目前多家知名风电企业在此落户,意味着项目的客户群体将十分庞大。
“前有国家‘双碳’战略,后有吉林省‘陆上风光三峡’工程全面建设,目前,‘风电大路’沿线企业已增至25家,包括实现清洁发电就地消纳的食品深加工等产业链条下游企业。”通榆县项目中心相关负责人说,产业链不断延长和完善促使各家企业资源互补、联动发展,在降低各项成本的同时,生产灵活性也不断提升。这有效破解了产品生产、加工、销售过程中,因原材料供应不足、价格上涨等因素导致的“卡脖子”问题。
“本地化采购的好处是物流成本低,还不用提前囤货,资金使用压力更小。产品供给县内企业,在同质同价的前提下,公司在本地市场的竞争力也必然更胜一筹。”侯绪磊说。
从风电发电厂,到风电装备制造企业,再到消纳电力的其他企业,通榆的风能产业发展风头正劲。目前,不包括机舱罩等其他较小的风电装备制造产业,全县风电装备制造企业设计总产能就超过230亿元,并正在由过去的单一组装型,向生产加工型延伸,产业链更长、生产模式更全、产品附加值更高。
标签: